这两章让我很惊喜。
原本我以为这只是一本介绍性质的书,读完这两章后发现,这真的是一本方法论的书。
读完“区分观察和评论”时,觉得需要一些例子和练习,刚好的最后一小节出现训练。读过“表达和感受”前半部分时,也意识到自己对于感受的词是储存是如此匮乏,作者适时的给出表达感受的词汇表。
也许是工程类的书本看的太多,对于我而言,确实忽视了这方面的积累,有时候觉得自己好像话也不会说,也不会表达了。
观察,感受,需要,请求。作为非暴力沟通的依据范式,是否真的严格对照就不会引起沟通障碍了呢,有时候会觉得,我按这个流程做了呀,为什么仍然对方有些不愉快呢。
那么,什么样的表达经常引起反感呢?
大概是在我们将“自我”带入时吧。客观的观察是很困难的,如果不刻意的话,谁能够时刻轻轻松松的区分观察和评论呢?
所以,这两章读下来,最大的感触倒不是说如何区分观察和评论,如何体会表达和感受。反而是,如何在表达时消除“自我”的影子。
有印象奇葩说有这样一个辩题 :“他真的很努力是不是一句好话”。
陈铭说:“这要看它的语境了,以及他所处的环境以及前后的关系,单纯的“他真的很努力”不是一句好话。”
庞颖回辩道:“看到了吗,按照陈铭老师这种说法,7000字以下的话不可能是好话。”
其实,我们哪里需要7000字那么长,我们只是想,把这句话中“自我”的部分去掉就足够了。